国脚替补新人,杨皓宇态度上位,斯卢陷误区。
在2025赛季的激烈角逐中,申花队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夺冠窗口期。目前,申花与上港两支强队同分领跑积分榜,这样的开局完全符合了队伍的预期。然而,对于主教练斯卢茨基的用人策略,尤其是对杨皓宇的使用,外界却存在着不少争议。
外界普遍不理解的是,为何高天意、谢鹏飞、徐皓阳、汪海健这些国脚或准国脚的顺位会排在杨皓宇之后。对于重用杨皓宇的决定,斯卢茨基似乎陷入了一种“既要又要”的理想化误区。他期望的阵容配置,特别是菱形中场两个8号位的位置,最好是像吴曦一样攻防兼备的球员。
然而,国产球员中几乎没有人能同时满足这样的高要求。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从赛季开始至今,申花菱形中场的人选一直在变动。无论是阿马杜、吴曦还是特谢拉,身边搭档的位置上总是缺少那么一点完美。徐皓阳缺乏对禁区的纵向冲击和高位压迫过程中的断抢能力;高天意在边路攻防的帮助和对抗的硬度上有所欠缺;汪海健则在前场配合和向前传递方面有待加强;而费南多和谢鹏飞的防守能力也未能达到斯卢茨基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杨皓宇以其独特的技能和积极的训练态度进入了斯卢茨基的视野。他虽然没有徐皓阳、高天意等人那么显眼的特长,但每一个技能拆开来看,与他们的短板相比也并不逊色。尤其是在抢断方面,杨皓宇展现出了出色的实力。联赛场均出战50分钟,便能贡献2.5个抢断,这一数据在申花队内中场球员中十分抢眼。
而在比赛中,杨皓宇的表现也得到了斯卢茨基的认可。尤其是在申花主场对阵国安的比赛中,杨皓宇对于乃比江的推进限制非常成功,使得国安的传控无法通过中路推进。然而,这也反映了斯卢茨基的用人逻辑——“既要又要”。他在追求球员各方面能力的同时,也使得队伍在某些比赛中显得过于保守。
此外,申花的前锋线也是球队需要关注的问题。新引进的米内罗在面对中下游球队时能表现出色,但在面对强队时表现则不尽如人意。而马莱莱和路易斯的肉搏战在面对更高消耗的比赛时也显得力不从心。这使得外援前锋的不给力已经影响到特谢拉的发挥,并成为申花更进一步的阻碍。
总之,对于申花而言,本赛季既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要在这个关键的赛季中夺冠,除了需要解决前场的问题外,主教练斯卢茨基还需要放下“既要又要”的执念,找到最合适的阵容配置和用人策略。只有这样,申花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他们的冠军梦想。